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0050350 |
D61/1034 |
在架 |
达川区图书馆 |
达川区图书馆 |
外借室 |
|
CNY26.00 |
CNY26.00 |
2018-04-26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08251548
005 __ 20180426155543.0
010 __ ■a978-7-01-010370-9■dCNY26.00■z7-01-010370-4
100 __ ■a20111206d2011 em y0chiy0121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机制研究■f王家芳等著
210 __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11.11
215 __ ■a354页■d21cm
330 __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机制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和结果。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机制的这一科学内涵,本书稿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构成要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特征和状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保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等五个方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特征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状态是实践与理论双向互动的过程、排除干扰和修正错误的过程、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保障。从“机制”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角,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机制的科学揭示,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我们以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本书稿的现实意义。
333 __ ■a政治理论研究者
690 __ ■aD61■v4
701 _0 ■a王家芳■4著
905 __ ■a达川区图书馆■b0050350■dD61■e1034■h0050350■l外借室■p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