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
未找到数据 |
《最后一个穷人》主要内容:许三多,一个执拗的傻子;马三多,一个富足的穷人。
甘肃河西疏勒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庄沙洼洼。公农民马三多是个“一根筋”式的人物。小说从村里实行联产承包开始写起,一直到21世纪初,时间跨度近三十年,马三多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孩子的父亲,精通农活的好把式。其间,他和父亲经历了包产到户后的欣喜,各家单干要面对的天灾人祸、人情冷暖,他执拗的单相思以及一场迟到的爱情,勤劳和机遇带来的富足,最终为了拉扯大收养的几个孩子,几乎耗尽了半生的精力和积蓄,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成了富裕的疏勒河滩上“最后一个穷人”,但也是一个灵魂最为丰盈的“穷人”。
上世纪70年代生于甘肃玉门市黄闸湾。 曾游牧数载,后任乡文化专干多年。198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绿洲》、《飞天》、《小说界》、《时代文学》、《中国作家》、《上海文学》、《人民文学》等国内30多家文学刊物(出版社)发表出版长篇小说1部,中篇小说20多部,短篇小说80余篇,及诗歌、散文一百多万字。近年来,中、短篇小说《文化专干》、《农民》、《大草滩》、《民教小香》、《一头花奶牛》、《乡长故事》、《好人王大业》、《两个男人和两头毛驴》、《俗世》、《远去的麦香》、《坏爸爸》、《八个家》等先后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小说月报》、《读者》、《散文选刊》、《新华文摘》、《小说精选》等杂志转载评介,小说曾入选年度中、短篇小说选本。并有两部中篇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拍摄。他以自己扎根西北农村的朴实而温情的写作风格,被评论界誉为“第三代西北小说家”群体当中的重要人物。“小说八骏”之一。作品曾获第六届(2000-2002)“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篇小说奖,首届“黄河文学奖”中短篇小说一等奖,第四,五届敦煌文艺奖,《绿 洲》短篇小说奖,《飞天》十年文学奖等文学奖项。2004年被授予“甘肃省文学院荣誉作家”称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硕士研究生班学员。电子信箱:wxj_1970@126.com